更新时间:2020-11-29
iPhone 12 真机预测图刚刚被曝光时,直角边设计让不少人直呼这手感肯定不行,今年不买了,但在 iPhone 12 系列真的发布后,销量却持续上升,还传出了苹果加单 200 万台的新闻。
当代人的真香,来的总是那么突然。
甚至于在 iPhone 12 系列发布后不久,市面上又出现了一台采用直角边设计的手机 —— 华为 Nova 8 SE。当然,这并非是市面上首台采用直角边设计的手机,此前锤子系列同样采用了,还打出了「圆滑时代的锐利异类」的宣传语。
只是如此短时间内且紧随苹果之后发布,难免会让大众调侃新机与 iPhone 12 相似。
设计方面的跟风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件事,毕竟前后顺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分清,而手机厂商们跟风苹果成为互联网争论*多的话题之一。
但其实,苹果并非总是能发现手机行业的*优解,盲目学习其实并不可取。
这样学 iPhone,大可不必
iPhone 12 的直角边设计好不好,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,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圆弧设计到直角边设计,手机的握持体验不可避免地下降了。
直角边设计必然会降低手机和手掌的贴合程度,握持时会有一定的硌手感,而且随着手机尺寸的增加,硌手感会越来越严重。
重量的提升同样也会降低握持体验,身怀 6.7 寸大屏的 iPhone 12 Pro Max 带来了更好的续航,但它的握持体验可以说是 iPhone 12 在系列中排名最后,单手操控对于常人来说已经是特别难了。
采用直角边设计的好处,主要还是体现在视觉美感呈现方面,就算手机屏幕边框一样的情况下,直角边设计也比圆弧设计的手机看起来更窄,视觉观感更好。
在旗舰手机普遍走向 6.5 寸大屏幕的今天,选择审美而放弃握持舒适感,并不能说一定是正确的选择,毕竟手机已经是和人们关系*密切的设备之一了,不信大家可以看看手机的每日亮屏时间。
这样降低手机体验的设计,并不一定值得 Android 厂商们学习。
另一个 Android 厂商跟风苹果的案例是 2017 年的竖置后摄风潮,当时正值 iPhone X 发布后不久,四面边框等宽的全面屏设计在当时确实惊艳了不少人。
iPhone X 的正面有多惊艳,背面就有多让人无奈,凸起竖置双摄设计被不少用户吐槽丑,但其实这是苹果妥协之下的选择,用 Face ID 替代指纹识别带来了更为彻底的屏占比,但 Face ID 相应的也需要占据手机额头的部分位置,放置传感器等元器件。
为了不和 Face ID 相关传感器以及前置摄像头模组的位置冲突,苹果才在 iPhone X 上用上了后置竖向双摄,且放在了手机偏左的位置。
其实业界还有着横置双摄或居中的后置双摄等方案,但在 iPhone X 之后却能看到其他手机厂商也纷纷用上了竖置双摄设计,成为了新潮流。
更为无奈的是,它们并没有使用 Face ID 相关的技术却非要学苹果,在手机相近位置上安一个竖置双摄,明明是一个技术发展路径上的妥协问题,活生生被跟风成了一个视觉审美问题。
今年 iPhone 12 系列全系停止配送充电器和耳机也让不少用户担心,这会引起 Android 厂商的跟进。
iPhone 12 系列包装盒中留有的只是一条 Type-C 转 lighting 数据线,无法和此前的普通 USB 苹果充电器一起使用。
也就是说消费者要不就选择使用旧款 5W 充电器为 iPhone 12 充电,要不就自费购买新充电器,我们此前的文章中就提到了,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并不合适,应该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。
一方面是*购机的消费者对于手机不配送充电器的方式没有相应的认知,买了手机却没法充电,很不方便,另一方面则是现在手机快充协议较多,如何选择合适的快充充电器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友好。
结果还真有相关传闻出现,外媒 SamMobile 就报道称三星正在考虑在 Galaxy S21 系列中停止配送充电器和耳机。
而且三星此前也有类似的先例,在美国销售的三星 Galaxy Note 20 系列包装中就去掉了 AKG 耳机。
就算是和之前苹果去掉 3.5 mm 耳机接口相比,这次去掉充电器的合理性也更低,虽然苹果去掉了 3.5 mm 耳机,好歹也提供了备选的转接接口,而且去掉 3.5 mm 耳机也是为了手机设计的一体性考虑,提升防水防尘能力。
现阶段而言,配送充电器或是将选择权交给用户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,希望在包装中去掉充电器不会成为下一个 Android 厂商们跟风苹果的案例。
苹果确实在手机行业发展阶段发现了不少手机设计的*优解,但期间也有着不少技术妥协、做的不好的地方,这些内容并不值得 Android 厂商们去模仿。
为什么要学苹果?
Android 厂商们学习苹果这件事,其实是需要分类讨论的。
首先需要需要承认的是,苹果在许多方面的确引领了手机行业的发展,从 2007 年的首场 iPhone 发布会开始,苹果就定义智能手机最为基础的交互方式 —— 多点触控,再到后来的指纹识别,苹果通过极为领先的市场洞察和技术积累,一次又一次改变了智能手机产品,给出了产品设计、功能等方向的*优解。
包括饱受消费者争议的去掉 3.5mm 耳机接口其实也推动了手机行业发展,现在无论是 Android 手机还是 iPhone 上基本都很难看到 3.5mm 的身影。
一方面是因为真无线耳机在最近几年的普及,另一方面则是 3.5mm 耳机接口的存在并不利于智能手机的发展,寸土寸金的手机内部空间需要更高效的利用,防尘和防水同样是手机作为精密仪器、现代人隐私乃至金钱的存储仪器,迫切需要考虑的功能。
这种情况下,Android 手机厂商们学习 iPhone ,其实是学习手机设计、功能等方面的*优解。
客观情况下,这种模仿也促进了行业的进步,大部分消费者也能获得更好体验。
其次就是 Android 厂商们基于市场、公司生存问题考虑模仿 iPhone,不模仿外形,就模仿系统设计、甚至是 App 图标,相似度极高。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国内智能手机产业刚刚起步时。
苹果通过 iPhone 在大众心中设置了一个锚,树立了一款优秀的智能手机应该有的模样,而后来者在没有相应技术和市场积累的情况下,往往会选择模仿*。
2013 年左右,在中国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取消补贴的情况下,国内的 Android 厂商需要自谋生路,而*市场份额又往往被苹果、三星这样的大公司所占据,没有相应的技术、过硬的产品力很难突破大公司的封锁。
这时向*学习就成了捷径,提供和 iPhone 相近,哪怕只是外形、App 或者 UI 设计相近的体验,以更低的价格销售,往往更容易获得普通消费者的认可。
而且,智能手机产业在国内刚刚起步发展时,消费者其实是没有太多选择的,三星、iPhone 这样的旗舰售价都是极高的。
中端和低端市场需要更多普通厂商去填充,这部分也是出货量*大的市场,为了求生存、求发展,即使是被吐槽和 iPhone 太像,厂商们还是会选择模仿 iPhone 。近年来模仿 iPhone 的产品也大多都是中低端机型。
渡过发展期,手机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之后,这种策略就暴露出了问题,盲目学习 iPhone,哪怕是苹果技术妥协下的产物也模仿,难免会受到消费者的抛弃,当选择足够丰富时,消费者肯定是会选择独特且适合自己的产品。
盲目模仿 iPhone 并不能维持一家手机厂商的长期发展,渡过手机行业混战的几家国产 Android 厂商们也大多在自家的旗舰产品做出了不一样的产品设计。
设计*优解在不断变化,盲目模仿 iPhone 并不可取
关于手机的最终形态,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想法,近年来苹果的新品和配件产品节奏,无不是往一体化、真无线化发展,iPhone 发展的最终形态也和一体化、真无线化相关。
而 Android 厂商则呈现出了另外一番风景,折叠屏手机成为了 Android 厂商们通向未来的道路之一。
智能手机研发的过程中当然是有着不少*优解,但这不该是部分 Android 厂商盲目模仿 iPhone 的理由。
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,而现在手机最终形态这个「罗马」城市都不一样了,为什么还要走一样的发展路径呢。
更何况,通往手机最终形态的路上,必然会有因为技术不达标的妥协,iPhone 上 Face ID 结构与摄像头位置冲突、Face ID 与 iPhone 额头的刘海,都是技术妥协的产物。
技术路径、甚至所用技术都不一样的情况,再去模仿苹果技术妥协下的产物,其实并不可取。
▲ 采用刘海设计的 Android 手机中,并非每一家都有着 Face ID 这样的功能。
手机行业在不断的发展,这个过程中手机设计的*优解也在不断变化,它也不止一个。在全面屏时代之前,iPhone 的 home 键设计的确十分新颖,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讨论了,但它并不能算全面屏之前*好的交互设计。
魅族手机上的小圆点,再到之后的 mBack 按键,轻触返回、重按回到主页,再加上震动马达的反馈,甚至被称为 Android 阵营中*舒服的交互方式,华为、锤子等厂商此前也模仿过该设计。
其他像小米 MIX、华为麒麟芯片,都是在探索更多的*优解,手机并非要和 iPhone 相似。
甚至于消费者诟病*多的系统 UI、图标等方面,国产手机厂商们今年都拿出了各家独特的设计,这也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品牌力、产品力。
如今的手机市场已经走向了寡头化、精品化,和 3G 、4G 时代的群雄逐鹿已经不一样了,市场和消费者的期待都在变化,仅仅靠模仿 iPhone 的*优解,并不能让厂商们活的更好,甚至还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。
国产手机厂商突围、跻身*手机市场,实现产品力和品牌层次的大增长,恰恰就是做出不少独特创新之后才发生。
OPPO 和 vivo 对手机形态的探索,弹出式摄像头、屏下摄像头技术等等,华为自研麒麟芯片、手机影像方面的突破,一加花费大价钱对高刷屏的投入,以及小米补齐短板、MIUI 系统和生态硬件的配合,这些独创的新探索、新技术正是它们走向更高层次所铺就的道路。